后備母豬培育是豬場飼養管理的一項關鍵措施,決定著豬場的生產成績命脈。
而在培育后備豬中遇到的,最難管控的是以不發情的因素占比最高,因為越早發情的后備母豬其繁殖力越高,在后備母豬出現初情期前有計劃地利用公豬進行誘情,以促使其早發情是飼養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措施。
我們在傳統的后備母豬發情的方法主要是通過運動、增加光照等進行刺激。
但通過公豬誘情才是最有效的,在160日齡開始,就要進行誘情的工作。一般我們以往的傳統方式都是趕公豬到后備舍進行母豬誘情的。但通過實踐發現,趕公豬見母豬的誘情方法并不是最理想的效果,假如反轉思路,把后備母豬趕到公豬舍進行誘情呢?以下引用在國內一項生產試驗,來證明這個方法的效果。
不同的誘情方法
1、趕公豬誘情
選擇性欲旺盛的成年公豬,從160日齡開始,趕入后備母豬飼養欄舍與其接觸,每欄放公豬10~15min,每天進行兩次初情期誘導,上午、下午各1次。當公豬與母豬接觸時,試情人員仔細觀察母豬的行為和表現,每天記錄好發情母豬的耳號、發情時間,并錄入數據系統。
2、趕母豬見公豬誘情
建設好特定的試情專區,如下圖所示,放置5~6頭朝向不同的性欲旺盛的成年公豬,后備豬母豬達到160日齡時,開始趕母豬到試情欄區進行誘情,每頭母豬與公豬接觸1~2min,每次放出12~15頭后備豬進入試情區,每天進行兩次初情期誘導,上午、下午各1次。當公豬與母豬接觸時,試情人員仔細觀察母豬的行為和表現,每天記錄好發情母豬的耳號、發情時間,并錄入數據系統。其他的飼養管理按公司常規的操作規程進行。
結果
從表1可以看出,趕母豬見公豬的誘情方式,210日齡內發情的比例比趕公豬見母豬的方式高14.68%。
對不同誘情方式的后備母豬出現初情期日齡進行統計,各日齡階段發情頭數的占比情況如下:
從表2可以看出,趕公豬見母豬的誘情方式,后備母豬的初情期出現高峰從190日齡開始。趕母豬見公豬的誘情方式,后備母豬的初情期高峰從170日齡陸續開始,比前1種方式提前了近1個情期。
后備母豬的初情期誘導是后備豬培育過程中最關鍵的部分,早期就出現初情期,意味著在適配日齡到達前,母豬的發情次數就達到了理想的2~3次,能夠顯著提高母豬胎次的受胎率及產仔數。Nelson等(1990) 研究發現早發情的后備母豬其繁殖能力比較強,每頭母豬每年窩產仔數比晚發情的母豬多,并且活仔數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