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們的印象中,豬應該養在豬圈里,吃了睡,睡了吃,增膘養肉。而在金秀瑤族自治縣頭排鎮同扶村,一群散養的藏香豬卻整天奔跑在山野間,成了增收致富的“小金豬”。
黃俊超培育的藏香豬幼崽。
這些黑乎乎的家伙就是藏香豬,它們三兩結隊,悠閑地在山嶺間活動。伴隨著養殖戶黃俊超夫婦的一聲吆喝,幾百頭大小不一的藏香豬扭動身軀奔涌而來,等著“開飯”。
藏香豬正在食用生態青儲料。
黃俊超告訴記者,藏香豬又名“人參豬”,是原始的瘦肉型豬種,與普通家豬相比,藏香豬體型矮小,膚色黝黑,平均體重不足70公斤,具有飼養周期長、抗病能力強、肉質鮮美、營養豐富等特點,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。
黃俊超說:“一開始接觸藏香豬是從朋友那里知道的,這種豬品質、口感好,而且我一直是從事餐飲行業的,對食材要求比較高,所以想著自己去養殖藏香豬。”
2022年,黃俊超經過實地考察和學習,嘗試引進了40頭藏香豬。為了保持藏香豬的生活習性,基地除了搭建幼豬的“寶寶房”外,均采取四季野外放養的方式,將山嶺變成了藏香豬的游樂園,早晚兩頓投喂玉米稈、牧草等作物混合而成的青儲料,其它時間藏香豬們則自行在野外覓食野草、樹根、樹皮等,天然綠色的食料既保障了豬肉品質,又節省了養殖成本。
目前,黃俊超養殖的藏香豬從最初40頭發展到了目前的400多頭,繁育養殖、生產加工、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條逐漸成熟,投入的大量熱情和心血也迎來了回報,由于原生態食料和山林放養的養殖方式受到顧客青睞,出欄的藏香豬除了供應自家餐飲店,越來越多的生豬訂單也找上了黃俊超。
面對產業發展,黃俊超有著做大做強的決心:“現在存欄將近400多頭,按照25元一斤左右的價格在售賣,自己也在做繁育的工作,存欄的小豬有80多頭。目前規劃了200多畝養殖基地,打算以散養的方式擴大散養規模,然后打造屬于自己的香豬品牌。”